币安 Binance 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
港无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JPEX 于去年 9 月爆雷,令无数投资人血本无归,两名受害者日前向香港区域法院提出诉讼,向 JPEX 集团及相关人等共 7 名被告追讨 24 万泰达币或 185 万港元,成为首宗针对 JPEX 的民事索偿案。

原告控 JPEX 违反信托义务

法庭线报导,两名原告分别是 Chan Wing Yan 和 Lee Sung Him Herbert,7 名被告分别是 JPEX 相关公司「JP-EX Crypto Asset Platform PTY LTD」、JPEX 在香港注册的公司「WEB3.0 Technical Support Limited」、3 个加密货币钱包的所有人、场外交易所 Coingaroo 的总经理赵敬贤,以及任何透过实施、协助、参与,导致两名原告将资产转移予上述 6 名被告的人。

原告主张,被告方违反了信托义务,自己将 USDT 存放在 JPEX 的钱包属于「明示信托」,而被告违反受托人的义务,因此要求法院判决被告是以信托方式持有该资产、禁止在未经原告同意下处理该笔资产,以及将资产返还给原告等。

由于 JPEX 在香港注册的公司缺席庭审,原告方申请「缺席判决」。法官认为被告已收到传票,但没有提出抗辩,因此法院的判决以原告方的起诉书为基础。

JPEX 擅自转移资产

判决书引用原告方的说法指出,自 2021 年起,JPEX 在香港透过广告以及与林作等网红合作等方式宣传。原告曾参加林作的讲座并阅读他在社群媒体的贴文,因此相信 JPEX 是合法且安全的投资及交易平台,所以成为 JPEX 的用户,并将约 6,220 个 USDT 转入 JPEX 的钱包。

原告之后在林作的介绍下,使用林的邀请码到 Coingaroo 购买 USDT,在赵敬贤的指示下,以转帐或现金方式将 185 万港币交给赵敬贤,以换取 USDT。2023 年 9 月,香港证监会警告 JPEX 无照经营,JPEX 提高了用户提领资产的手续费,并要求需经申请才可优先提领。

原告表示,截至 2023 年 9 月,JPEX 平台显示其 3 个钱包有 JPC(由 JPEX 发行的加密货币)、BTC、USDT 等加密货币资产,总值超过 26.4 万美元(超过 205 万港币),但申请提领资金却未获批准。

原告利用认可的区块链工具检视,发现该 3 个钱包的资产与 JPEX 平台显示的不符。在未经其同意下,被告方将原告钱包的资产转移至 JPEX 网站所载以外、由不明人士控制的钱包;原告的 3 个钱包当时的资产仅剩约 0.01 个 USDT,钱包内也从未存放任何 JPC、BTC。

香港证监会再次发出警告后,JPC 在不同交易所下架。JPEX 也暂停交易,所有用户都无法提领资产。

JPEX 后来声称经大部分用户投票,推动一个分红方案,在未经原告同意下将钱包帐面的 BTC 和 USDT 转换成 JPC,但由于 JPEX 暂停交易且在交易所无法流通,JPC 因为无法交易而实际上没有价值。

法官裁决被告须交还

法官认为,许多普通法地区的法庭,包括香港,已经接受加密货币属于「财产」,可以信托的形式持有,而 JPEX 提供平台让用户之间转移资产、保留钱包的「私钥」、平台有记录交易情况及金额,及 JPEX 有对外使用客户资产等字眼,因此采纳原告方的主张,认定被告是以「明示信托」方式管理原告的 USDT。

法官引用案例指出,JPEX 有责任依照原告方的指示转移和保管资产,却在未经授权下转移原告的 USDT 到不明的钱包,以及无视原告提领金钱的要求,因此认定被告违反了信托义务。

法官指出,原告方的说法明确有力,为了彰显正义,法院必须做出宣告,并颁令禁止被告在未经原告同意下处理其资产,以及必须协助原告取回受托的 24 万枚 USDT 资产,被告还必须支付原告方 12 万港币的诉讼费用。

受害者追讨露曙光?

此次判决结果,可能引发连锁效应,随著首例 JPEX 民事求偿成功的案例出现,其他受害者可能会受到鼓舞,纷纷提起诉讼,要求 JPEX 返还损失,但即使法院判决 JPEX 须赔偿所有受害者, JPEX 在香港被扣押的资金是否足够赔偿所有受害人,又是另一件事情。